在攻城战中应对敌方进攻的核心在于提前侦查与防御设施部署。通过侦查可以获取敌方兵力分布、兵种搭配及关键防御点信息,从而针对性调整己方策略。箭塔、陷阱等防御设施的合理布置能有效延缓敌方推进速度,尤其箭塔需优先升级至5级以上才能发挥输出能力。拒马应设置在箭塔前方两格位置,形成梯次防御,迫使敌方必须消耗时间铺路才能接近核心区域。城墙和城防军的等级提升同样不可忽视,高阶防御能显著增加敌方攻城难度。

兵种克制关系是防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步兵适合正面抵抗骑兵冲锋,弓兵可远程压制敌方器械部队,而骑兵则能快速绕后干扰敌方输出单位。根据侦查结果调整守城兵种配置,例如敌方若以器械部队为主,则应增加弓兵比例进行针对性打击。武将技能的选择也需配合兵种特性,群体增益或减益技能能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。战斗中需实时监控敌方兵种变化,通过动态调整阵型维持克制优势。

攻城战往往消耗大量粮草和兵力,因此在敌方进攻前需确保资源储备充足。通过内政建设加速资源产出,同时修复受损设施以维持防御效率。联盟成员的协同防守也至关重要,集中调配资源支援关键城池,避免因分散消耗导致防线崩溃。利用战争道具如火攻、毒箭等可临时增强守军战斗力,但需注意使用时机以最大化效果。

心理战术与反制措施能有效打乱敌方进攻节奏。通过佯装撤退诱敌深入,或故意暴露薄弱点引导敌方集中攻击,再以埋伏兵力包抄反击。当遭遇高强度进攻时,可采取闭城策略进入短暂免战状态,为调整防御争取时间。防守方还需防范敌方间谍渗透,定期更换布防方案避免情报泄露。最终胜利往往取决于细节把控,例如在敌方器械部队集结阶段优先摧毁其攻城车,或利用地形阻碍敌方援军行进路线。

守城方应始终保持全局观,将短期防御与长期战略结合。每次成功防御后分析敌方战术变化,针对性升级防御体系。同时通过外交手段联合其他势力牵制敌方,减少单点防守压力。攻防本质是资源与信息的博弈,唯有系统化应对才能将城池转化为难以攻克的堡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