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役上限是舰队运营的核心限制之一,直接影响玩家可同时部署的舰船数量。服役上限由指挥中心等级决定,提升指挥中心等级是突破这一限制的主要途径。科技研发中涉及增加服役数量的技术也能提供额外提升。需舰队编组时单支舰队的指挥值上限为300(九级基地可提升至400),但通过增援指令可临时突破这一限制。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战斗的公平性,又为战术灵活性留出了空间。
资源分配与服役上限密切相关,过度侧重战斗舰船会导致资源采集效率低下。工程船与战斗舰船采用独立人口计算机制,优先建造工程船保障资源采集是长期发展的基础。中期建议采用1:6:1的金属/晶体/重氢工程船配比,后期逐步增加金属采集比例。资源采集效率还受工程船蓝图研究影响,强化采集技能和仓库容量能显著提升效率。每个资源点有采集上限,需定期调整工程船部署以避免闲置。
舰船质量对突破服役上限限制具有间接作用。高等级舰船通过技术值强化后,单舰作战效能可抵多艘低级舰船。重点培养核心舰船如枪骑兵级驱逐舰、KCCPV2.0巡洋舰等,能有效缓解服役数量不足的压力。武器调校系统提供的属性加成同样关键,集中资源提升主力舰船的武器、护甲和动力模块,比单纯追求舰船数量更具战略价值。
战术层面需善用计划圈机制弥补服役限制。计划圈作为所有行动的前提,能实现曲率航行加速和状态监控。重叠放置计划圈会降低操作效率,建议采用放射状布局。远距离行动需分段设置计划圈,利用中间节点实现舰队接力移动。封锁指令和驻守功能的合理运用,可以最小化舰队调度带来的指挥值消耗。
长期发展需平衡速本与战力积累的关系。前七天是速本关键期,重点升级港口、主力舰生产线和贸易工厂。三本后建议保留30-40万金属储备,通过贸易系统兑换资源维持升级节奏。高级采矿平台的建造能大幅提升采集效率,但需注意与中级平台不要同时建造以避免资源浪费。九级基地解锁的军事港口扩容是后期提升服役上限的关键节点。